青春战“疫”|“斜杠”社工的养成
发布时间:2022-05-30

他是抗疫生力军

也是园艺师

是自媒体人

也是西点师傅

是网红手工达人

也是……

 1.png

2022年五一前的最后一轮核酸大筛开始,马可就主动要求支援社区核酸,每天一大早来到社区,穿戴好防护服,开始协助社区引导居民、查验健康宝信息等。在此之前,他已多次协助社区开展大数据流调以及核酸、疫苗入户动员工作。张哥,后面几位的健康宝我都查完了,这两位爷爷奶奶和小孙子我也帮忙代查健康码了!在核酸点位,他有序地引导着大家排队、扫码、出示健康宝,熟练且沉稳,是一位必不可少的骨干人员。

 2.png

虽然他平时并不与社区居委会一同办公,但只要有防疫工作的相关安排,他每天五点就起床了,早早就到达社区,帮助大家烧开水、分早饭、补充手消喷雾里的酒精……显然就如同社区社工中的一员。得知有一个社工家住的比较远,他主动要求补上,每天工作至凌晨。

 3.png

几个月前的春节期间,马可每晚下班后都会与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参与大数据流调工作,打扰您,请问您是XXX嘛?您是否有XX行程,请您告诉我时间、班次、座位号,您最近一次核酸是哪天?疫苗三针都接种了吗?现住在哪里?同住人……”今年出京返京人员虽然相比往年有所下降,但数据量依然非常庞大。从最初的胆怯与陌生、到后期的得心应手,他一路走来、一点一滴地进步着,这离不开社区前辈的悉心教导和居民们的理解和配合,同时,也离不开妈妈的耳濡目染与不断的鼓励。

 4.png

马可的妈妈李静也是社区工作者,她说“突如其来的疫情真的改变了一切,有幸我俩又能在防疫抗疫的时候,并肩作战。”李静继续道“社区是防疫工作的底线,日复一日的工作,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考验,考验的是责任,是信念,是坚守。很累,真的很累,但是我和马可都有一个同样的感受,那就是居民平安我心安!”

 

对于马可来说,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活动,是他的一个美妙的“执念”

 

因为小升初,2009年他无缘参与到建国60周年纪念活动;因为准备毕业事宜,2019年他又与建国70周年纪念活动失之交臂。“一次次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参与国家大型活动与志愿服务中来,感觉人生留有很多遗憾,这次我不会再错过啦!”马可说着这席话的时候,他已经作为2022冬奥城市志愿服务督导,与志愿者们一起在志愿服务站点准备好迎接各方游客。

 5.png

他每天早早到门口迎接志愿者、为志愿者补充物资、协调班次、组织志愿者签署疫情承诺书与一系列签到表格,精神百倍、有条不紊地带领大家做志愿服务的准备工作。

 6.png

作为督导,他本可以协调好工作,做完检查就离开,但是据站点志愿者说“他经常一站一整天,主动服务每一位有需求的路人,不论是指路还是冬奥宣传,他都比志愿者还积极,熟练到不用思考就能解答路人的很多问题”。“流水的志愿者,铁打的马可”,一定要把缺失的都补回来,马可对此非常坚定,非常用心。

 7.png

2021年8月的最后一天,马可来到了牛街街道群团服务中心,正式开启了西城社区青年汇的旅程。在总干事的鼓励与帮助下,他发挥自己的兴趣与特长,结合自己的巧手与灵心,在入职的第一个月就组织开展了中秋体验营——月饼制作活动,带领辖区少数民族青年,亲手制作了月饼皮和馅料、体验月饼制作过程,还跟辖区青年一起将月饼赠与了辖区的快递外卖小哥们,让爱与温暖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传递在大家的手中、心中。

 8.png

青年汇的工作是他摸索着来的,其实并不是我在为青年讲知识,我们是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收获。每次线上活动之前他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提前学习,寻找适合活动中用文字、视频资料,并把这些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让青年更好理解,浏览他的活动文字资料,每个文档都有一两千字。

 9.png

通过参与这几次活动,发现社工老师准备的文字资料一点都不像网上复制来的,有很多自己的话和观点,这样学习很有意思。在活动后的回访中很多青年表示参与牛友联盟社区青年汇的线上活动一点也不枯燥,经常有各种学习知识的形式,社工马可也经常抛出学习中的问题和观点和大家一起讨论。

 10.png

就这样,入职不满半年的马可,在2021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已经可以独立开展各类服务,渐入佳境的他,还在悉心钻研烘焙技巧以及各类手工活动,利用闲暇时间自己提前练习,准备疫情缓解后,带领大家做更多有意思的活动。

 

“在日常工作中,我会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在紧要关头,在社会需要我们的情况之下,作出自己的贡献是一种青年的责任。与其带领寻求榜样,不如自己就努力成为一个榜样”马可如此说,也是如此去做的。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主办 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承办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菜园街51号   邮编:100053   邮箱:tqwbgs@bjxc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