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24小时枕戈待旦,是隔离观察人员的“万能管家”;他们不畏艰险、奋斗在抗疫一线,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青春力量,让团旗紧跟党旗,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以下简称“隔离点”)高高飘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西城青年团干部。
一、“87后”吴迪:请缨出战,他说愿意
充分保障隔离人员的饮食起居、及时掌握隔离人员身体状况,严格规范隔离点消杀、清洁,随时随地为隔离人员答疑解惑……这是团区委副书记吴迪,成为某隔离点行政点长后的工作任务清单。
充分保障隔离人员的饮食起居、及时掌握隔离人员身体状况,严格规范隔离点消杀、清洁,随时随地为隔离人员答疑解惑……这是团区委副书记吴迪,成为某隔离点行政点长后的工作任务清单。
闻“疫”而动、主动请缨,是团干部的青春誓言,用心用情为民服务是团干部不变的初心。“三心不二意”则是吴迪总结出的隔离点工作法,“为隔离点居民服务,要时刻做到细心、耐心、责任心,切记不大意、不随意。夏季天气炎热,菜品容易变质,特别是早餐粥、咸菜等,我们对食品卫生严格把关,并尽可能丰富菜品样式。”吴迪说。
工作虽然辛苦,但大家通力协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隔离人员不仅有个性化的生活需求,也会有突发情况,隔离点工作就是要把这些看似很小的事做好。有位糖尿病患者的常备药品胰岛素需要冷藏,大家就马上进行协调;有的小朋友因为被隔离了闹情绪,大家就准备了零食大礼包作为儿童节礼物……吴迪和同事们随时随地都在用行动感染着隔离人员,他们的服务也得到了居民的认可,“谢谢”“注意身体”“早点休息”……居民的话语让大家充满力量、干劲更足。吴迪告诉记者,他和同事们会保持初心,尽己所能确保隔离人员平稳安全度过隔离医学观察期,让青春在为民服务中熠熠生辉。
二、“89后”赵宏元:逆行出征,她说不怕
“我们家有上‘一线’的传统,我父亲是医务工作者,2003年‘非典’肆虐时,就主动报名参与了当时的疫情防控工作。“我作为一名党员和团干部,面对同样的选择,一定会接好这个跨越近20年的‘接力棒’,跑出疫情防控工作的‘加速度’!”金融街集团团委书记赵宏元说:“隔离点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战场’,工作千头万绪,任务重、责任大。”
在抵达隔离点后,成为某隔离点行政点长的赵宏元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在完成每日需要提交的各类报表、召开工作例会等工作的同时,她还耐心、细致地与被隔离人员沟通交流。
为有序开展好各项工作,完成抗疫隔离任务,赵宏元24小时枕戈待旦,及时回应被隔离人员的各类问题咨询和合理诉求。同时,对点上的工作情况进行系统梳理、总结提炼,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确保工作中不遗漏每一个微小细节,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三、“83后丁瑞恒”:日夜坚守,他说值得
从核酸检测到每天几百人次的电话询问,从日常培训到每天密密麻麻的统计报表,从黎明时分到满天星斗。复兴医院团委书记丁瑞恒掷地有声地说:“疫情不散,我们不退。”
丁瑞恒是某隔离点医疗点长,在隔离点工作期间,主要工作是带领复兴医院医疗团队与其他同事一起管理消杀、安保、服务等各个小组,每天为隔离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服务,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问”“暖”“管”“安”。每日三餐是隔离人员在微信群中集中反映问题的时间,要做到每件事都回复是一个“大工程”。隔离期间,隔离人员往往会出现心理变化,焦虑、孤独、烦躁接踵而来,为了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丁瑞恒所在的隔离点联合复兴医院医务社工部,通过视频会议,面向隔离人员开展多场线上减压活动——“芳香疗法-放松心情”“八段锦-活动筋络”“红五月-线上歌会”“冬奥会志愿服务分享”“儿童手工制作”,尽全力丰富隔离人员的隔离生活,帮助他们一起战胜心理问题。
丁瑞恒说:“我只是卫健系统奋战在抗疫一线,众多医务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我们在接到任务后坚决服从命令,第一时间投入到隔离点工作中,隔离点发生的每一幕,都会让我们更加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主办 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承办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菜园街51号 邮编:100053 邮箱:tqwbgs@bjxc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