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帮扶送温暖,为困境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2-12-14

为关心关爱疫情期间

困境青少年学习和日常生活

助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西城团区委

积极整合市、区、街道三级资源

聚焦成长陪伴、心理疏导等方面

为困境青少年

提供多维度服务

扎实开展精准帮扶工作

图片
图片


青春助跑·学习伙伴


“青春助跑·学习伙伴”项目以向导服务方法,将50名困境青少年和50名高校大学生一对一配对,形成定向帮扶关系,向困境青少年提供以学业支持和成长陪伴为主的向导服务。为支持志愿者更好地开展服务,根据困境青少年学龄分为5个小组,结合大小伙伴服务情况和需要开展小组督导、个别督导和主题培训,极大地保证了服务成效。


在近一年的“一对一”向导服务结束后,面向参与项目的困境青少年开展了项目评估问卷调查。通过统计与分析,发现青少年及家长对服务整体满意度高,大部分青少年学业表现、自我成长感知提升明显,并且有98%的青少年愿意继续参加下一期服务,体现出服务对象对项目的高度认可。该项目于2022年荣获北京市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西城区和北京市金奖、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图片

“青春助跑·学习伙伴”项目

志愿者朱湘怡:

很幸运能够参与到“青春助跑·学习伙伴”这个项目当中,正如项目名称一样,这是一场大伙伴和小伙伴携手的青春慢跑。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两颗心在慢慢靠近。正所谓“教学相长”,对小伙伴来说,大伙伴亦师亦友,我是她的学习小伙伴和生活小帮手;对于我来说,小伙伴又何尝不是我的“小太阳”呢?她对我教学的热情回应是我继续努力的动力,她纯真而独特的思想也带给我一些启发。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学中,我们共同学习也分享生活,长期的、常态化的服务让我们更像是在进行知识和灵魂的碰撞。也特别感谢项目组定期开展的志愿者服务培训和督导老师的耐心答疑解惑,让我受益颇多。





家有儿女


“家有儿女”项目通过家长线上主题讲座、家长社群服务、家长成长小组三种服务方式,为西城区100户生活困难家庭开展为期一年的服务。在主题讲座部分,邀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琚晓燕、李燕平两位专家,为家长们带来4场主题讲座,并以此为起点,以微信社群为沟通服务平台,开展家长社群服务和家长成长小组。项目累计开展家庭教育知识推送130篇;专家直播答疑和家庭个别辅导130次,覆盖家庭76户;以月为单位进行亲子互动任务打卡,共计11次;家长成长小组6节。项目从普惠性的能力提升和针对性问题解决两方面入手,回应生活困难家庭的育儿需求和问题,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能力和亲子技巧,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具体问题。


在为期一年的陪伴中,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养育方法的传递,增加了教养经验流动,为家长减压增能,推动了家长认知及行为的改变,获得了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


 图片

参与“家有儿女”项目的

家长朋友: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们家的关注,没有你们的帮助,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办了。自己的情绪状态比较差,孩子也不听话。每次都是你们安抚我的情绪,让我知道要怎么做,理清了思路。我也按照你们给的育儿思路和方法,改变了自己的教养方式,和孩子的关系也在一点点改变。





青青有爱 团团相伴


为了更好地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困境青少年和急需帮助的从事防疫相关工作人员子女,在团市委权益部的支持下,西城团区委对接中国外交学院的28名大学生志愿者,面向困境青少年和急需帮助的从事防疫相关工作人员子女开展每周2次的1对1线上陪伴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点对点答疑解惑、交流学习心得、双语阅读、口语训练等。

 图片

参与“青青有爱 团团相伴”项目的困境青少年: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经过老师的耐心指导,我成长了许多。懂得了如何学习,如何提高自己,如何合理利用时间来高效地完成任务。感谢周老师在暑假里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耐心的指导,您那温柔的话语一遍又一遍在我心中回响。从今以后我也将利用这些学习方法来提高自己,给自己定上闹钟,制定每日计划,希望日复一日的努力会有成果。





下一步

权益部还将做好

“两节走访慰问送温暖”工作

面向135户困境青少年家庭

发放8万余元慰问金

让困境青少年在团组织的关怀中

过上温暖祥和的节日


依托市青基会平台

做好“希望之星1+1”奖学金发放工作

传递爱心

进一步助力困境青少年健康成长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主办 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承办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菜园街51号   邮编:100053   邮箱:tqwbgs@bjxch.gov.cn